“伏天旱不旱,芒种早看天”明日芒种,今年三伏天会大旱?早了解
明天就是芒种了,这可是二十四节气里很特别的一个,预示着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,又到了播种谷黍类作物的时候,所以又叫“忙种”,农民伯伯们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夏收、夏种、夏管时期。
明天就是芒种了,这可是二十四节气里很特别的一个,预示着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,又到了播种谷黍类作物的时候,所以又叫“忙种”,农民伯伯们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夏收、夏种、夏管时期。
芒种节气有两层意思,一个呢说的是,有芒的作物开始收获,也就是小麦,还有就是有芒的作物开始播种,指的是稻谷。第二个意思是,随着芒种到来,各种农事活动也相继开始进行,而芒种也代表着“忙种”。那么这个时候,人们就会非常关心天气变化。民间也流传着“芒种有三怕”,当然这
随着芒种节气的接近,各地小麦也开始陆续收割,有些地区已经收割完毕,甚至夏收已接近尾声。从今年各地反馈情况来看,枯白穗发生较为普遍且严重,有人说这是因为干旱所致,这个说法不能说没道理,确实有一部分原因,但并不是因为干旱才导致的白穗多,真正的原因是“它”。
近期随着降水逐渐增多,西安干旱已逐渐缓解。6月2日,西安市气象台解除干旱橙色预警信号。另外,近期西安云量较多,受高空槽东移影响,5日夜间-7日西安有一次降水天气过程。
上周五,USDA发布的干旱报告显示,截至5月27日当周,约23%的美国玉米种植区域受到干旱影响,此前一周为22%,去年同期为4%。另外,USDA发布的玉米作物评级显示,截至2025年5月25日,美国玉米优良率为68%,远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73%。
随着气候变化加剧,干旱成为全球农业生产面临的重大挑战。针对这一问题,科学家们通过对小麦这一重要作物的研究,发现植物的根系在干旱条件下释放出特定的代谢物,进而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繁殖,这一发现为提升作物抗旱性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国家气候中心说,全国好多地方都热得人受不了,南方和北方黄土高原更是旱得厉害。这气象干旱,说白了就是缺水,对咱的生活影响可不小,农田没水庄稼长不好,水库没水生活也受影响。而且这干旱反反复复,刚有点缓解的迹象,马上又有新状况。
2025年5月,Cell Host & Microbe发表了题为Drought-induced plant microbiome and metabolic enrichments improve drought resistance的研究论文。本文以小麦为模
连续几个月,地图上的“深红色干旱带”让人揪心。农田干裂、水库见底,农民望天发愁。今年春季以来,全国呈现出了一次又一次的暖和干为特点的气候趋势,并且一直不见好转,这一情况尤其是在南方以及北方的关中平原、河南和黄土高原上,干旱少雨已经成为绕不开的农业、水资源调配,
连续几个月,地图上的“深红色干旱带”让人揪心。农田干裂、水库见底,农民望天发愁。今年春季以来,全国呈现出了一次又一次的暖和干为特点的气候趋势,并且一直不见好转,这一情况尤其是在南方以及北方的关中平原、河南和黄土高原上,干旱少雨已经成为绕不开的农业、水资源调配,
河南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,当前正经历一场严峻的干旱考验。这场干旱不仅威胁着今年的粮食收成,更暴露出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生产体系的脆弱性。本文将全面分析河南干旱的最新进展与缓解预期,深入挖掘干旱背后的多重成因,评估其对农业生产、农民生计和区域经济的连锁影响,系统
从5月29日开始,西南地区部分省份迎来了一轮强劲的降雨过程,尤以云南为核心区域。其中,云南贡山和大理一带降雨尤为集中,局地暴雨甚至达到大暴雨级别,最大累计降雨量达100至160毫米,部分地段小时雨强高达30至70毫米,强度接近或超过往年同期平均水平的数倍。气象
最近的天气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!北方的小伙伴们顶着大太阳盼雨,南方的小伙伴们却被雨水“泡”得够呛。别急!中央气象台最新消息,六月雨水要“北上”啦!北方干旱有望缓解,南方雨水也将有新变化。
从5月29日开始,西南地区部分省份迎来了一轮强劲的降雨过程,尤以云南为核心区域。其中,云南贡山和大理一带降雨尤为集中,局地暴雨甚至达到大暴雨级别,最大累计降雨量达100至160毫米,部分地段小时雨强高达30至70毫米,强度接近或超过往年同期平均水平的数倍。气象
不过,干旱程度没有那么厉害,也没去浇水。小麦收获后,本来想着亩产1000斤就满足了,结果等到收获完毕后,出乎了意料。
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,民间素有"端午水"的说法,古人认为这天的雨水与夏季旱涝息息相关。今年端午节(2025年5月31日)恰逢芒种前夕,全国多地却持续晴热少雨,中央气象台数据显示,华北、黄淮等地5月降水量较常年偏少3-5成,河南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中度气象干旱。这种异
不过,干旱程度没有那么厉害,也没去浇水。小麦收获后,本来想着亩产1000斤就满足了,结果等到收获完毕后,出乎了意料。
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综合监测,今年以来,全国多地呈现出明显的“暖、干”气候特征。尤其是南方地区和北方黄土高原地带,干旱问题已经成为农业、水资源调配和生态安全的突出挑战。回顾过去几个月的干旱演变过程可以发现,整体呈现出阶段性缓解与局部再发展的波动特征。
现状直击:国家气象局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5月27日,陕西南部、河南西部及湖北西北部的气象干旱等级已升至“特旱”。地表水源剧减,多地出现农田开裂、农作物枯萎现象。一位来自河南洛阳的村民无奈表示:“麦田像被火烤过,浇地得排队抢水,眼瞅着庄稼一天天蔫下去。”
今年春季以来,我省出现异常偏高的气温、持续偏少的降水以及频繁的大风天气。截至目前,我省黄河以北部分地区已连续超过70天没有有效降水。河南干旱何时能缓解?5月30日,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给出相关答案。